在黄埔,人们学习、体验垃圾分类有了全新“阵地”。8月30日小程序美工,“绿美黄埔 志愿分类”黄埔区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在联和街垃圾分类宣教馆举行。活动现场,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驿站正式挂牌成立、落户黄埔。以推广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各式志愿集市也同步亮相,市民群众在摊位游戏中学分类,话绿色。
活动赋能:志愿集市让垃圾分类有趣有益、入脑入心
悦耳的琴音、稚嫩的童声,歌唱分类新风尚,来自黄埔区小艺万家志愿服务队的小文艺家志愿者们以一曲乐队弹唱《垃圾分类“埔”当先》,拉开当天活动的序幕。
走进志愿集市,投壶、套环、灯谜、书法……琳琅满目的游戏摊位源自黄埔区各生活垃圾志愿服务队伍的精心准备,他们通过精彩的游戏,“互动式”地将垃圾分类的知识送到群众的跟前,有趣有益、入脑入心。
“这是我自己用塑料杯改造的绿植瓶。”现场,趁着暑假末尾体验垃圾分类的学生小潼展示着她在“瓶空再造·创意再生空瓶改造工作坊”摊位的收获,志愿者指导她制作绿植瓶。“我在土面上铺上彩色的石子,种上可爱的多肉,让生活里的垃圾也能‘变废为宝’。”她开心地说。在“绿波捞趣·快到网里来”摊位收获了三条小鱼的小农则觉得有些“遗憾”:“在答题环节,我以为‘纸巾’应该是可回收垃圾,没考虑到用过的纸巾不便回收,应该是‘其他垃圾’,错失了一次捞鱼机会。”但收获了知识也让小农觉得不虚此行。
志愿集市里,垃圾分类新风尚的魅力在人民群众中绽放。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垃圾分类真正走进群众,我们广泛汇聚各行各业志愿服务力量小程序美工,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力争带动更多居民群众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形成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阵地聚力:打造垃圾分类科普基地、活动基地、实践基地
志愿力量散是满天星,要让善意聚成一团火,打造阵地是题中之义。活动现场,在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指导下,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驿站正式挂牌、落户黄埔。
该驿站将成为垃圾分类“志愿者之家”,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互动游戏、垃圾分类知识大比拼、“跳蚤市场”、志愿者培训课堂、市民科普课堂等系列活动,推动垃圾分类宣传和志愿服务常态化,进一步融入市民生活,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队伍,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美工包月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详情页设计未来黄埔区将依托联和街垃圾分类宣教馆,推动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驿站成为志愿者和人民群众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的“科普基地”、参与垃圾分类的“活动基地”、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实践基地”,持续擦亮“绿美黄埔 志愿分类”绿色名片,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
机制完善:组建170支队伍,完成3.7万个小时志愿活动
志愿服务,需要加大声量,让更多人了解、参与。目前,黄埔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取得了较好成效,已建立三级志愿队伍,志愿力量正逐步壮大中。活动现场,黄埔区各街镇级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正式授旗。
“我们将继续发挥志愿服务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来自文冲街的志愿者阿杰表示。
近年来,黄埔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取得了较好成效,组建了三级志愿队伍,招募了近6000名志愿者,组建了170支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完成了3.7万个小时的志愿活动,并形成了一批经验做法。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印发《黄埔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方案》,系统规范工作内容、组织架构、奖励机制等内容;二是完善服务平台,立足垃圾分类宣教馆、垃圾分类指导中心等现有资源,打造1个市级、3个区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驿站;三是打造品牌项目,打造“清山分类”“专项提升行动”“小小站桶员”等一系列品牌志愿活动;四是助力工作实践,坚持探索“志愿+”的垃圾分类工作模式,让志愿服务助力每一项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推进,需要志愿者朋友们积极参与、热情奉献,也需要社会各方共同携手,主动作为。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更广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更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形成垃圾分类全社会主动参与、人人动手的良好氛围,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方+记者 刘珊小程序美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方式:451255985@qq.com,进行删除。